重磅!上海发布应届生落户新政,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重磅!上海发布应届生落户新政,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经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定,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本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生落户政策较往年有较大调整,主要变化包括:
1.博士、研究生
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
2.硕士、研究生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执行。
2020年硕、博政策条款
对比:2019年硕、博政策对应条款
3.本科应届毕业生试点政策
在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响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0年试点政策条款
2019年试点政策对应条款
从新政调整来看,博士应届毕业生,无需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即可办理落户;硕士和本科应届毕业生,在原有打分落户政策基础上,参照“双一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落户政策。特别是新增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落户试点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也可直接落户。
同时政策也充分考虑到在沪中科院系统,以及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两所新兴高校的情况,规定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可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办理落户。
从今年的应届生落户政策来看,在各大城市出台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抢人”的背景下,上海也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适时跟进调整,有限度、有选择地放宽落户政策,积极引进(留住)高水平人才,为本市人才“蓄水池”建设精准“引流”。
附政策全文: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应届生落户上海是未来考虑还是为了下一代?
- 2022应届生落户上海积分怎么凑满72分?
- 被毁约的应届生:迷茫、沮丧与突围
- 同济大学关于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相关工作安排
- 微博热搜!上海落户新政: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 “落户”放宽学历年龄限制 超16城升级人才引进政策
- 北宋预测|2022应届毕业生,最晚什么时候提交上海落户材料?
- 上海应届生落户是落在哪里
- 应届生身份这么值钱?别等到毕业才知道!
- 2022应届生落户上海需要什么材料?
热门文章
- 应届生刚毕业究竟选择国企还是私企?
- 应届生落户办理哪里好
- 应届生落户政策小科普(北上广深、其他热门城市)
- 2019上海市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汇总进入阅读模式
- 上海应届生落户新政策2022:至少需要72分以上,你能打几分?
- 企业校招青睐应届,择业期毕业生怎么办?省教育厅这样说……
- @高校应届毕业生,上海地铁等你来
- 大厂都裁员了,应届生入职该怎么选!千万别浪费你的“应届特权”
- 校招还是社招?应届毕业生该怎么选?这三点可以防忽悠,值得收藏
- 2022年沪应届毕业生落户流程
最新文章
- 厉害了!千万别小看深户,在深圳没它真不行!
- 2022年!落户深圳还有机会吗?
- 深圳福田区支持私募政策调整:最高千万元落户支持等暂缓执行
- 一篇文让你彻底搞懂香港身份&内地户口的关系!
- 好消息!深圳全市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可以提取公积金啦
- 办理深圳户口最爱问的8个问题
- 入户深圳福利来了,你确定不领取吗?
- 深圳先进院、深理工这些学子就业去向明确 近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
- 深圳成人教育学历对入户的帮助
- 42位人才入围!深圳今年第三批次领军人才住房补贴名单出炉
推荐资讯
- 深户参加车牌摇号需要社保吗?
- 我刚刚毕业,人不在深圳可以办理深圳入户吗?
- 办理深圳户口学历有多重要?
- 靠发明专利入深户还走得通吗?(仔细分析)
- 娃开学,少儿医保也得买了!这8个问题,大家都在问
- 深圳户籍政策越来越严格,那些不着急落户深圳的人
- 深圳市非深户创业补贴条件和值得信任的深圳创业补贴
- 深圳市毕业生入户补贴,最高30000元
- 老人投靠子女随迁入户深圳办理条件及流程,建议收藏起来
- 深圳两会|代表建议:居住证+社保入户 每年再加1万名额